小镇白鹭洲公园
踏进小镇白鹭洲公园时,日头刚过正午,风里还裹着夏末的软。最先撞进镜头的是面红砖墙,墙皮剥脱处露出内里的土黄,唯有 “照相” 两个白色字仍透着些旧劲,笔画边缘被雨水浸得发虚,墨色晕成浅灰,倒像把几十年前的热闹都揉进了墙缝,让人忍不住猜想,曾有多少人站在这墙前,笑着定格过时光。
顺着墙根绕进小径,拐角处忽然撞见台手扶拖拉机。铁壳子上的红漆早褪成暗褐,轮轴、扶手缠满锈斑,像老人手臂上凸起的青筋,连轮胎纹路里都嵌着半寸枯草。它静在树荫里,机身还留着几分田埂间的粗粝,仿佛上一秒还在突突地碾过泥土,下一秒就被时光轻轻按住,成了公园角落里沉默的旧物标本。
再往深处走,绿意渐浓。一棵老树枝桠垂得低,根部的土缝里冒出几簇白蘑菇,伞盖沾着未干的晨露,嫩得能掐出水来。不远处的草坪铺得软,满眼开着粉红色的花骨朵,风一吹就晃着细茎,像撒在绿毯上的碎宝石。抬眼望去,远处的凉亭翘着青瓦檐,在树影里露半截轮廓,檐角垂着的风铃没响,却让人觉得连风都在这里慢了半拍。
篮球场的动静忽然撞进来。几个年轻人穿着短衣,在场上跑着、喊着,篮球撞地的咚咚声混着笑声,把空气都搅得热闹。场边的长椅上,两个女人坐着说话,声音轻轻的,和场上的喧闹揉在一起,倒显出几分自在的烟火气。
走着走着,见棵老槐树的树干上有个圆洞,像天然的画框。把镜头凑过去时,心忽然轻颤 —— 周围一圈黑色框着一片美景:水面泛着碎银似的光,岸边的散步绿道、青松的树枝,晃出细碎的影,连远处的河间涵洞都成了画里的远景。原来寻常树洞里,藏着这样不寻常的景致,像给眼睛开了扇小窗,窥见另一种温柔。
等转到湖岸时,日头已偏西。夕阳把天染成橘红,洒在水面上,连岸边的渔船都镀了层暖光。一位渔民正忙着收网,网绳在手里绕得紧实,动作熟稔又稳,网兜里的鱼偶尔蹦一下,溅起的水花也带着光。他不怎么说话,只听见水声和网绳摩擦的轻响,却让人觉得格外踏实 —— 这是日子该有的模样,带着烟火气的鲜活。
暮色漫上来时,才发觉半天已过。回头望,红砖墙的字、生锈的拖拉机、树洞里的湖、夕阳下的船,都在暮色里渐渐柔了。原来这公园的美,从不是刻意的景致,而是时光留下的痕、自然冒头的生机,是篮球场上的热闹、长椅上的闲谈、渔船上的忙碌。这些细碎的片段,像散落在半日里的星子,拼在一起,便成了最难忘的记忆。